广西来宾:旅游扶贫“玩”出民族特色
| 招商动态 |2016-07-20
爬楼对歌、上刀山、下火海、踩犁头、舂糍粑”等少数民族绝技表演,每周都在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古占屯村上演,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不仅观看表演,还能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乐趣。
篝火晚会上,106岁的瑶族老寿星陶女占穿着民族服装与舞者们一起表演节目,并不时与游客合影。在陶奶奶的脸上,人们看到了跨世纪的幸福笑容。
古占屯瑶族群众占84.6%。近年来,该村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,完成古占表演场、游客服务中心、旅游公厕、旅游商品销售店、停车场、山子瑶生态博物馆、游泳池等设施建设,11家农户办起“农家乐”。屯里成立文化旅游协会,组建各类瑶族文艺队。村民白天扛锄头下地劳作,晚上穿戏服上台为游客演出,既得到娱乐,又增加收入。去年,该村接待国内外游客15.46万人次,文化旅游收入660多万元。古占屯由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富裕村。
古占屯的变化,是来宾市精准实施文化旅游扶贫的一个缩影。面对还有27.3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,2015年以来,来宾市推出产业扶贫、搬迁扶贫、旅游扶贫、金融扶贫、社会扶贫、教育扶贫等多种扶贫模式,编织了一张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准扶贫网。“把产业、文化、旅游、数据、企业等时时与贫困户的脱贫联系起来,做到‘贫困户+’。”来宾市市长雷应敏说,“这其中,旅游扶贫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。”
特色文化融入旅游各环节
来宾市作为壮、瑶等少数民族聚居地,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。境内喀斯特岩溶地貌,乡村处处风景如画,人文独特。发展旅游助推扶贫,来宾市已形成共识。
该市打造特色名村名镇,搭好乡村旅游平台,通过提升贫困村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投资旅游。一批旅游扶贫项目在来宾各地开花结果。
象州县寺村镇白石村将白石米饼与乡贤文化联系起来,每年举办纪念乡贤郑小谷的小谷文化周和“白石小谷米饼节”。传统手艺制作的小谷米饼成了白石旅游文化新村的特色品牌。仅此一项,年增收200万元。
武宣县东乡镇下莲塘村创新发展“春桃花、夏莲花、秋油葵、冬油菜”四季花模式,每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,带动直接和间接就业800人,带动旅游和其他产业收入500万元。兴宾区蒙村镇银峡村通过招商引资,把沙江弄打造成集观光休闲、农事体验、生态养殖、特色美食、露营于一体的综合性山庄,村民参与旅游产业致富。
六段民俗村是金秀县重点建设的“百里瑶寨”精品旅游点之一,境内崇山峻岭,具有瑶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茶山瑶吊脚楼71栋,以及千年古红豆杉树、高山茶园等。古朴的民居,好客的瑶民和“爬楼对歌、百家宴、篝火歌会”等民俗节目让游客留连忘返。村民苏云花和她92岁的母亲苏女知热情好客,自制的瑶山有机茶供不应求,靠游客的口碑销往北京、上海等大都市。
金秀县委书记韦德斌说:“文化是旅游的生命,金秀被誉为‘世界瑶都’,在旅游扶贫开发中,充分挖掘和利用底蕴深厚的瑶族文化。观古代民居、赏瑶族文化、游大山风光、品深山名茶,已成为金秀旅游的品牌。”
帮贫困户参与旅游业致富
“酒再香,巷子深了,味道也飘不出去。为了让忻城的旅游走出去,我们通过举办土司文化旅游节、金银花节、桑蚕节、薰衣草文化旅游节等活动,大力推广旅游产业。莫土司衙署、薰衣草庄园等特色文化,融入刘三姐文化民族风情游、巴马长寿养生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,实现联合推介、捆绑营销。”忻城县委书记李朝晖介绍。
忻城县薰衣草庄园占地面积3000亩,是忻城旅游扶贫重点项目。目前,庄园已种植薰衣草800多亩,马鞭草、格桑花、蓝花鼠尾草、向日葵、美女樱等花卉1200多亩,在蓝天白云和喀斯特峰林地貌映衬下,分外美丽。该庄园成为集农业旅游观光、婚纱摄影基地、影视拍摄基地、熏衣草深加工产业和特色经济苗木种植园、香草集市等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
薰衣草庄园需要大量人工为园区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、植物种植和维护以及景区运营服务等,成为吸纳贫困人口的大平台。项目区周边农村有近800户贫困家庭,贫困劳动力通过在景区内务工,每人每月平均可获得2500元的纯收入。为了增加村民就业,忻城县还通过开展旅游服务技能培训,引导越来越多的周边群众直接参与旅游接待服务,吃上“旅游饭”。仅薰衣草庄园旅游项目就带动周边乡村食宿、农业观光等40多个农村“小微”项目发展,增加就业人数1200多人。
来宾市将旅游和扶贫结合起来,帮助贫困农户就地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经营,既传承民族文化,保护了原始生态,又实现了脱贫致富。